風雨之中──阿姆斯特丹紀錄片電影節後記

今年11月身在荷蘭,尤其感受到這個國家大風多雨,更明白為何有這麼多風車。荷蘭大選也在這時舉行,反移民的極右政黨成了國會第一大黨。不久前閉幕的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IDFA),今年也面對風雨。影展標榜為紀錄片工作者和觀眾創造一個開放包容及安全的平台,令大家能透過電影藝術進行討論。然而隨着以色列與哈馬斯開戰,分歧矛盾也延燒到影展。 Continue reading “風雨之中──阿姆斯特丹紀錄片電影節後記”

《記憶》:聽見歷史的回聲

阿彼察邦韋拉斯花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導演、泰達史雲頓(Tilda Swinton)主演的《記憶》(Memoria),2021年在康城影展獲得評審團獎,同一年亦在香港亞洲電影節放映過。兩年之後,它終於在香港正式上映。早陣子M+也重映了阿彼察邦的康城影展金棕櫚得獎作《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記憶》探索感通和記憶等主題,延續其一貫風格,也是他首部在泰國境外拍攝的長片。

《記憶》的故事發生在哥倫比亞。阿彼察邦2015年拍完《浮華塚》(Cemetery of Splendour)後,有感泰國政府對電影的審查日漸嚴苛,說過不在泰國拍電影了。之後他只參與了《十年泰國》(Ten Years Thailand)和《暴風之年》(The Year of the Everlasting Storm),都是短片合集。為了尋求創作自由,他離開熟悉的風土民情,跑到南美取景。走進魔幻寫實的國度,他發現拉丁美洲由殖民時期到近代政治動盪,跟他的家鄉同樣有着一言難盡的歷史創傷。 Continue reading “《記憶》:聽見歷史的回聲”

《盛夏餘燼》:把災劫轉化成創作的能量

那年盛夏,有人盡情擁抱有限的生命,有人卻終日愁眉不展,不曉得一份真摯感情就在面前。說的是德國導演基斯頓柏索(Christian Petzold)贏得今年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的《盛夏餘燼》(Afire,前譯《火灼的天空》)。不斷蔓延的山火、萍水相逢的紅裙女子,加上男主角自己的妒火和燥火,他的海邊避暑之旅注定不平靜。

《盛夏餘燼》的德文原名 Roter Himmel,意思是「紅色的天空」,指的是山林大火把天空染成了紅色。這是基斯頓柏索「元素三部曲」的第二部。在拍攝前作《水漾的女人》(Undine)時,他已預告下一部作品將以火為主題。《水漾的女人》源於歐洲的水精靈傳說,以水的意象貫穿整部電影。來到《盛夏餘燼》,戲中並沒有出現火精靈。據說這本來是以一名男消防員為主角的反烏托邦故事,劇本都寫好了。然後柏索在疫情期間受感染,在家隔離時看了很多伊力盧馬的電影,由此想到德國竟然沒有發展出以夏日度假為主題的電影類型。他又從契訶夫的短篇《帶閣樓的房子》(The House with the Mezzanine)得到啟發。於是他不想拍那個反烏托邦劇本了,改成幾個年輕人在波羅的海沿岸小鎮度假避暑的故事,拍成了一部諷刺喜劇。 Continue reading “《盛夏餘燼》:把災劫轉化成創作的能量”

豈止是犯罪懸疑:電影中的海史密斯

香港國際電影節的 Cine Fan 曾策劃「殺.誘.罪:海史密斯的暗黑魅力」專題,放映多部改編已故作家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小說的電影。瑞士導演伊娃維蒂亞(Eva Vitija)亦拍了一部紀錄片,叫《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Loving Highsmith),從海史密斯遺下的日記及筆記本,探究這位著名犯罪小說家的個人生活。 Continue reading “豈止是犯罪懸疑:電影中的海史密斯”

《食人族》禁葬令

早前看紀錄片《配樂大師:Ennio》,裡面提到一則逸事,安尼奧摩利哥尼(Ennio Morricone)為莉莉安娜卡瓦尼(Liliana Cavani)的《食人族》(The Year of the Cannibals)配樂,龐地可伏(Gillo Pontecorvo)聽了覺得更適合用在他的《烽火怪客》(Queimada),兩位導演爭奪起來。最後摩利哥尼為龐地可伏另外寫了一首感覺近似的旋律,才解決了爭端。

因為對《食人族》這部電影感到好奇,於是找來看了。小時候確曾看過《人食人實錄》(Cannibal Holocaust)這種意大利剝削電影,《食人族》雖也來自意大利,但絕對與食人部落無關,並非血淋淋的恐怖片,沒有把人生吞活剝的情節,吃人的是故事裡虛構的法西斯政權。影片以米蘭為背景,政府頒布禁葬令,因反對政府而被殺的人一律禁止下葬,任其暴屍街頭,誰都不許悼念,不許觸碰屍體,違者格殺勿論。說到這裡,可能有人已經認出這是希臘悲劇《安蒂岡妮》(Antigone)的變奏了。而《食人族》的女主角,名字就叫安蒂岡妮。 Continue reading “《食人族》禁葬令”

《日麗》:再一次好好道別

《日麗》(Aftersun,前譯《日麗追憶》)的導演是蘇格蘭愛丁堡出生的莎樂韋絲(Charlotte Wells),這是她的首部劇情長片,在康城影展首映後就開始傳出好評,還在英國獨立電影獎贏得了最佳影片等七項大獎。電影拍的是一對父女的故事,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女兒透過回憶和想像去重新認識父親的過程。

片名 Aftersun 指曬後護理,塗上潤膚膏紓緩皮膚暴曬後的刺痛。但如果是內在的刺痛呢?電影一開始,是開啟攝錄機的聲音。之後出現錄像畫面,剛滿十一歲的 Sophie 拿起DV攝錄機,拍攝在露台一邊曬衫一邊扭腰起舞的爸爸。他過兩天就31歲生日了,她故意說成131歲生日,大抵對她來說,31歲就像一個世紀一樣遙遠。她好奇問父親十一歲的時候會想像自己三十歲怎樣過,只見他有點沒好氣。然後錄像畫面凝住,隱隱看到一個女子反照出的倒影,我們才知道原來是長大後的 Sophie 在重看舊影帶。快速搜畫回帶起格,父親身影分割成了若干碎片,如何重新拼回當時父親比較完整的面貌,正是影片其中一個主題。 Continue reading “《日麗》:再一次好好道別”

花瓣般的翅膀:記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當香港電影在金馬獎取得佳績之際,我身處時差七小時的阿姆斯特丹,那裡正在舉行紀錄片影展。除下口罩,置身最開放自由的城市,不同角落都見到影展的旗幟和海報。今年影展的宣傳圖案是一隻長了蝴蝶翅膀的獸,花瓣般的翅膀美麗而脆弱,一如開放自由的社會其實得來不易,城裡的安妮紀念館仍在提醒大家勿忘納粹暴行,附近的同志紀念碑仍放滿悼亡的蠟燭和花。 Continue reading “花瓣般的翅膀:記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詭異奇特的智利動畫

智利動畫短片《野獸之思》(Bestia)在各地影展橫掃獎項,還在年初獲得奧斯卡提名最佳動畫短片。主角造型圓圓胖胖的,原來是以鮮為人知的智利秘密警察英格麗(Íngrid Olderöck)為原型。1973年智利獨裁者皮諾切特發動流血政變推翻民選總統阿連德,不只大舉搜捕阿連德的支持者,還成立了惡名昭彰的國家情報局(DINA),組識秘密警察對付異見人士,綁架、虐殺、毀屍滅跡,不計其數。據說當時英格麗有個綽號,叫「The Woman With the Dogs」,因她負責訓練惡犬執行虐囚任務。她所飼養的德國牧羊犬 Volodya,就是專門用來襲擊並強姦獄中女性,可謂極度變態。 Continue reading “詭異奇特的智利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