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電影節的 Cine Fan 曾策劃「殺.誘.罪:海史密斯的暗黑魅力」專題,放映多部改編已故作家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小說的電影。瑞士導演伊娃維蒂亞(Eva Vitija)亦拍了一部紀錄片,叫《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Loving Highsmith),從海史密斯遺下的日記及筆記本,探究這位著名犯罪小說家的個人生活。
海史密斯被譽為犯罪小說的代表人物,英國《泰晤士報》曾選出五十大犯罪小說家,她名列榜首。不過據紀錄片《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所述,她對於自己被歸類為犯罪小說家其實內心矛盾,認為自己不是要寫犯罪懸疑類型,只是筆下故事不時涉及暴力及殺人情節而已。而她除了《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廣為人知,也寫過《鹽的代價》(The Price of Salt),這部她化名 Claire Morgan 出版的女同性戀小說,已被奉為同類作品中的經典。
1952年出版的《鹽的代價》之所以具劃時代意義,其中一個原因是她給小說寫了個 happy ending。很多年後她同意以真名再版小說,並補上後記,就提到「這本書問世之前,美國小說中的同性戀者必須為自己的性傾向付上代價,不是割脈或者跳池自殺,就是寫他們由攣變直……」(Prior to this book, homosexuals, male and female, in American novels had to pay for their deviation by cutting their wrists, drowning themselves in a swimming pool, or by switching to heterosexuality (so it was stated)…),而「那個年代曼克頓的同性戀酒吧還只是某處的暗門,想去的人會在前一個或後一個地鐵站下車,免得被猜疑是同性戀者」(Those were the days when gay bars were a dark door somewhere in Manhattan, where people wanting to go to a certain bar got off the subway a station before or after the convenient one, lest they were suspected of being homosexual)。她化名發表小說,大抵是因為社會壓力,不想從此被標籤為同性戀小說作家,在那個時代,繼續寫殺人故事才有利事業發展。而另一方面,也是不想母親知道。
紀錄片《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花了若干篇幅描述海史密斯跟母親愛恨交纏的關係。母親在她出生前九天離婚,把她丟給外婆照顧,自己去了紐約謀生並再婚,到女兒六歲才接回身邊。海史密斯渴望母愛,曾把小說獻給母親,但母親當初根本不想生下她,也一直不接受她喜歡同性。她剛完成首作《火車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時,母親還是想她早點嫁人,她為此去看心理醫生。因為缺錢,去百貨公司當售貨員,被安排到玩具部售賣洋娃娃,只做了兩個半星期,其間遇見一個身穿皮草大衣的金髮女子,這就是《鹽的代價》靈感來源。書名據說出自上帝焚毀所多瑪與蛾摩拉的典故,羅得的妻子離開時禁不住回望,頃刻化成鹽柱。海史密斯發表《鹽的代價》後,就離開美國,在歐洲四處遊歷,晚年定居瑞士。
《火車怪客》甫出版,即被希治閣購下版權改編成電影,不過緊張大師也許怕人知道買家是他而坐地起價,故意隱藏身分,用7500美元就買斷了改編版權。1955年出版的《天才雷普利》可說是海史密斯犯罪小說代表作,先後被拍成《怒海沉屍》(Purple Noon)和《心計》(The Talented Mr. Ripley)等電影。之後她以雷普利這個角色再多寫了四部續集,雲溫達斯的《美國朋友》(The American Friend)就是改編自續集《雷普利遊戲》(Ripley’s Game)。所以阿倫狄龍、麥迪文和丹尼斯賀巴都演過雷普利。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拍得中規中矩,不算很有洞見,但就訪問了海史密斯在不同時期的三名情人,其中 Monique Buffet 指出雷普利根本是海史密斯的 alter ego。雷普利亦正亦邪,帶點陰柔,海史密斯關心的是其欲望與罪疚,不是他如何殺人,而他總是能夠安然脫身。故此《怒海沉屍》那個天網恢恢的結局就背離了她的原意。紀錄片選了《心計》的雷普利穿上狄奇的衣服對鏡起舞自娛一幕,說明他對狄奇的同性欲望。這場戲拍得有意思,雷普利被狄奇當場撞破,躲到全身鏡後,鏡中剛好倒映狄奇的身影。其實《怒海沉屍》也把這一幕拍得耐人尋味,阿倫狄龍飾演的雷普利穿上富家子的衣服,假裝跟富家子的女友示愛,然後對鏡自吻,無論他吻的是富家子的女友、富家子,抑或他自己,都能解讀出趣味。
海史密斯畢生寫了22部小說,很多都被拍成電影或電視劇。《水深火熱》(Deep Water)和《窺中罪》(The Cry of the Owl)是其中佳作,前者有尚路易杜寧南與伊莎貝雨蓓的演技交鋒,後者是查布洛的拿手好戲。事實上查布洛名作《一箭雙鵰》(Les Biches)已是啟發自《天才雷普利》,只是把角色性別調轉了,變成兩女一男的故事。《鹽的代價》要到海史密斯去世後才被改編成《卡露的情人》(Carol),儘管片中淡化了主角間的階級分歧及複雜的愛恨糾纏,集中描寫男權社會對女同性戀人的壓迫,托迪希恩斯卻是含蓄細緻地重塑時代質感,拍出了優雅動人的氣息。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除了訪問海史密斯舊情人,還到了她在美國的家鄉,訪問仍住在那裏的遠親,但他們只能從家庭相簿翻出表姑姐的童年照片,對海史密斯成名後的生活所知甚少。據影片所述,她後來跟母親斷絕關係。也許是害怕一再被否定和拒絕,她寧願斷絕關係,在歐陸寧靜小鎮獨居,與貓為伴。她還對雌雄同體的蝸牛着迷,甚至視為寵物豢養。《水深火熱》男主角就是以蝸牛為寵物,大抵因為夫妻間總是互相傷害,而看着蝸牛交配,卻能給他安慰。故事裏那段宣稱開放式關係的婚姻,實則病態扭曲,丈夫本來只是開個玩笑,說把妻子的情人幹掉了,可是一旦有了殺人念頭,一發不可收拾。《窺中罪》的婚姻同樣暗黑,即使主角已辦離婚了,還是逃不出噩夢。海史密斯把 happy ending 留給了《鹽的代價》。晚年她打算再寫一部同性戀小說,但來不及完成,就因病離世了。
(原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2022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