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太保──從容淡定,低調內斂

《叔‧叔》太保──從容淡定,低調內斂

《叔‧叔》講的是兩個男人邂逅的故事。他們都已經上了年紀,各有家庭,子女已長大,生活順遂,遺憾是不能坦承自己的性傾向,不能公開這段相逢恨晚的戀情。太保(本名張嘉年)和袁富華分別飾演阿柏和阿海,前者稍為低調內斂,後者稍為大膽主動。他們在公園相遇那場戲,阿柏首先注意到阿海,戴上耳機的阿海發現有人注視自己,報以微笑,收起耳機,暗示可以搭訕,並主動開口打招呼,報上名字,提出「不如做下朋友先」。而阿柏既有對同性肉體的渴望,也有對同性愛情的憧憬,但一直不敢越雷池半步,原以為只是釣魚尋歡不需問名字,沒料到對方反客為主。

這場戲拍得很淡,簡單幾句對白,表面沒有激烈情緒,但其實內心情感複雜,兩位演員都掌握得不錯,袁富華的表情變化較多,觀眾可能較容易看出他的演技。太保要演的角色卻是把慾望藏於心底,更加壓抑,同時在蠢蠢欲動,暗暗試探。再比較他第二次到公園找阿海的那場戲,就可見他為角色安排了不同層次的內心戲,雖仍有顧忌,但已一步步卸下心防,小心翼翼,好去迎接一段感情的開始。

阿柏是個的士司機,無巧不成話,太保憑《運轉手之戀》(2000)獲第37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的角色,也是的士司機,而且是的士車行老闆,演出比較富喜劇感。不久前他演出了香港電影導演會電影導演教室的畢業短片《珀蝶》(2018),角色恰巧也是的士司機,比較粗豪,曾因嗜賭輸掉親情,終致孑然一身。《叔‧叔》的阿柏則是另一類型,接孫女放學,去街市買提子,要求的是非常生活化的自然演繹,感情表達要含蓄,淡定自如,又要做到粗中有細,硬朗中有陰柔。由一開場抹車開始,太保的舉手投足已完全進入角色狀態。

走進同志桑拿,由拘謹到漸漸從容,可以看到他慢慢放鬆的過程。兩個男人去街市買菜然後一起做飯的戲,太保的眼神不時閃爍着對戀人的溫柔與深情,如沐春風,卻不過火,點到即止。同時面對女兒出嫁及懷孕,父愛溢於言表。對老妻的歉疚,令他陷於兩難,兒子在電話提議他「多跟媽媽去旅行」,然後他在窗前沉思的一幕,毋須說話,已表現出他處於傳統家庭責任與個人情慾之間千迴百折的心理掙扎:選擇跟阿海維持關係,忠於自己的感情,就會傷害妻兒;選擇跟阿海分開,放棄得來不易的緣分,不但傷害阿海,亦否定了自己的慾望與感情。最後走進教堂,愁眉不展,更勝萬語千言。一段黃昏戀情的起落,太保透過細膩的反應,精準拿捏,一臉沉默已叫人動容。

(原刊於第二十六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頒獎禮場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