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誡》:同一穹蒼下的十個故事

1988年的《十誡》是奇斯洛夫斯基為波蘭電視台製作的十集單元故事。最初構思是找十位新晉導演來執導,由他和 Krzysztof Piesiewicz 合寫劇本。不過當他完成劇本初稿後,發現自己跟這些故事已日久生情,捨不得讓別人來導,於是親自操刀。奇斯洛夫斯基把《聖經》裡的十誡,重新演化為現代人面對的道德倫理困境,道盡箇中抉擇與矛盾,儘管只是電視製作,仍在多個影展備受讚譽。加上由其中兩集延伸而成的《殺戒》與《情戒》,即令奇斯洛夫斯基躋身當代電影大師之列。

話說奇斯洛夫斯基一直想拍攝一部有關法庭的電影,終於在1982年得到批准。當時波蘭團結工會被鎮壓,國家仍實施戒嚴。在籌備拍攝的過程裡,他認識了為反對人士擔當辯護律師的 Krzysztof Piesiewicz。本來只是相約面談半小時,結果兩人成為了長期合作伙伴,直至奇斯洛夫斯基去世為止。那部法庭電影後來輾轉變成了《無止無終》(1984),可是官方認定它有顛覆嫌疑,反對派批評它太悲觀,教會亦對戲中情節猛加抨擊,只有普通百姓反應熱烈,影片卻發行得一團糟。陰霾還未完全散去,奇斯洛夫斯基有天在街上碰到 Krzysztof Piesiewicz,對方就跟他說:「有人應該拍攝一部有關十誡的電影,應該由你來做。」

十條誡律,十個故事。沒有說教,只有掙扎。有人深信凡事可計算,焉知天命難測(第一誡);有人要在墮胎與丈夫康復之間作出取捨(第二誡);有人站在道德的十字路口,解救一些人就得犧牲另一個人(第八誡)。少年用繩索勒住的士司機的頸項,負責行刑的警察亦把繩圈套在他頸上(第五誡)。十個故事,大都以同一個大型屋邨作為背景,那些角色都居住在同一處,甚至曾經擦身而過。〈第八誡〉裡,學生在課堂上給大學教授描述的道德難題,正是〈第二誡〉的故事。〈第十誡〉的哥哥遇見〈第六誡〉任職郵局的少年。〈第十誡〉出現的珍貴飛船郵票 Polarfahrt,在〈第八誡〉開頭亦有提及。

不同的故事,彷彿互有關連。其中最為人樂道的,大概就是穿梭於各個故事裡沉默不語的神秘男子(Artur Barciś 飾)。〈第一誡〉一開始,鏡頭從結冰湖面徐徐往上搖,就看見他穿著厚重大衣坐在地上生火。他是〈第二誡〉的醫護人員、〈第三誡〉的電車司機、〈第四誡〉在湖上划艇的人、〈第五誡〉量地的工人、〈第六誡〉穿白色西裝的男人、〈第八誡〉課堂裡的學生、〈第九誡〉騎單車的路人。他總在某些關鍵時候出現,旁觀著故事角色的悲喜遭遇,根據奇斯洛夫斯基自己的說法:「他對於正在發生的事情不具影響力,但要是被觀察的人注意到他的存在,他就代表著某種預兆或是警告。」

奇斯洛夫斯基找來不同的攝影師為他掌鏡(十個故事就用了九位攝影師),其中〈第五誡〉的影像最為突出,在濾光鏡下,華沙街頭顯得格外淒冷殘酷。奇斯洛夫斯基固然沒有為他提出的道德困境供應答案,但他選擇以〈第十誡〉的黑色喜劇作為押尾,彷彿為一連串的焦慮與疑惑,也留下了一道稍稍明亮的尾巴。

(原刊於《藝訊》2010年12月號)

另見:從十誡說起──奇斯洛夫斯基十年祭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