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行者──弗烈茲朗

提起德國電影大師弗烈茲朗(Fritz Lang, 1890-1976),相信多數影迷會記得他的科幻電影經典《大都會》(Metropolis, 1927),兩年前香港國際電影節才放映過最新修復版本,還請來交響樂團現場伴奏。年初香港電影資料館放映高達(Jean-Luc Godard)的《春情金絲貓》(Le Mépris, 1963),弗烈茲朗亦有在裡面客串演回自己,劇情講他在拍攝荷馬史詩《奧德賽》。而回顧大師一生,納粹上台後,他與多年合作的妻子決裂,流亡他鄉,回國時年近七十,本身經歷已猶如奧德賽的流浪故事。

弗烈茲朗生於維也納,志願成為畫家,那時正是維也納畫家克林姆(Gustav Klimt)、席勒(Egon Schiele)的顛峰歲月,他不理父親反對,離家到處遊歷,到巴黎學畫。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他負傷退役來到柏林,德國威瑪共和時期政局動盪,但文化藝術成果豐碩,他沒有當上畫家,反而趕上了德國電影史的黃金年代:茂瑙(F.W. Murnau)、劉別謙(Ernst Lubitsch)、麥士奧福斯(Max Ophüls)、瑪蓮德烈治(Marlene Dietrich)……當時《卡利加里醫生的房間》(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 1920)叫好叫座,以扭曲變形的空間、傾斜的視點、高反差的光影,開創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先河。製片 Erich Pommer 本來先找弗烈茲朗擔任此片的導演,雖然最終由別人執導,不過表現主義的視覺風格在他手上就結出了更豐饒的果實。

當時德國 UFA 公司聘用大量人才,給予他們很大創作自由。弗烈茲朗的《玩家馬布斯博士》(Dr. Mabuse the Gambler, 1922)與《尼布龍根的指環》(The Nibelungen, 1924)都分成上下集放映。前者以催眠操控他人的馬布斯博士預示了蠱惑人心的納粹上台。後者把中古神話搬上銀幕,據說連希特拉也看得落淚。早期的《命運》(Destiny, 1921)大玩時空穿越和異國情調的東方想像,又坐飛氈又扮唐人,到《大都會》就創造未來城市,哥德式摩天大廈、邪惡女機械人與瘋狂博士,都成為日後眾多電影的參考原型。

據說弗烈茲朗工作時出名難相處,對演員和幕後都要求嚴苛,《M》(1931)男主角 Peter Lorre 投訴被他折磨得死去活來,一個鏡頭重拍又重拍,《大都會》女主角真的被他綁在火堆上,不過經典就是這樣拍出來了。這段期間,編劇 Thea von Harbou 一直是親密戰友,更是他的妻子,然而他母親是猶太人,妻子卻擁護納粹,結果離婚收場。1933年他的《馬布斯博士的遺囑》(The Testament of Dr. Mabuse, 1933)被禁映,納粹政權卻想委以重任,他只覺大禍臨頭,連忙逃到巴黎,輾轉再逃到美國。

流亡美國期間,他拍了一些反納粹電影﹝如《獵人》(Man Hunt, 1941)、《劊子手之死》(Hangmen Also Die!, 1943)﹞,亦拍了很多黑色電影,其中《火線密殺令》(The Big Heat, 1953)更備受好評。他在1959年回國,恰如奧德賽回家,只是前妻已去世,國家東西分離。他在德國拍了自己最後一部電影《千眼馬布斯博士》(The 1,000 Eyes of Dr. Mabuse, 1960),體魄已漸衰,雙眼漸盲。德國年輕一代不再給他掌聲,還好有法國新浪潮的小伙子重新肯定其成就。高達找他在《春情金絲貓》粉墨登場,讓他在對白裡說,比起他拍的西部片《群雄爭霸戰》(Rancho Notorious, 1952),他更推薦《M》。

他的首部有聲電影《M》堪稱黑色電影先驅,並巧妙運用聲音(尤其兇手的口哨聲)。男主角 Peter Lorre 儘管拍戲時受盡折磨,卻把一個病態連環殺手的可怕與可憐演繹得絲絲入扣。開場不久,兇手找到獵物,黑影投映在通緝海報上,母親呼喊失蹤女兒時出現幾個緊接的空鏡,已把死亡的陰影和母親的焦灼表露無遺。弗烈茲朗把表現主義融接到犯罪題材,更為日後黑色電影風格奠下了基調。

(刊於《U Magazine》第 354 期)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