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啟銳導演的《歲月神偷》在柏林影展得獎,雖然所得的只是「新世代」(Generation Kplus)組別的水晶熊獎(即由兒童評審委員選出該組別的最佳影片),已經有如奪得影展大獎,讓不少人雀躍不已。
一如香港足球隊在東亞運奪金,政府官員照例道賀一番,並乘勢指出「電影業是香港創意產業的旗艦」。然而《歲月神偷》構思多年一直找不到投資者,最後獲電影發展基金資助製作費,始能順利開拍,於是有人不禁慨嘆投資者都太看重內地市場,現今主流合拍片為通過內地審查制度,已日漸喪失本土色彩。也有人借題發揮,認為外國影展如此重視年輕人意見,兒童也可當上影展評審,反觀香港的青年聲音卻遭忽視。電影主創人員則高調提到保育問題,希望政府保留影片的主要場景──上環永利街。有關得獎的報道,亦間接為影片提供了大量免費宣傳。
精英目光
導演凱旋歸來面對記者時,提到他將個人童年經歷變成電影,那股衝動源自所謂「80後的問題、大家的迷惘,社會上又見到很多負能量」,他認為「60年代長大的人沒有怨言」,只會設想如何解決問題。導演似乎暗示他們那一代刻苦耐勞,務實進取,比「迷惘」的新世代更優越。《歲月神偷》裡有一場十級颱風,飾演父親的任達華眼見房子被毀,大叫「最緊要保住個(屋)頂」,一家人於是合力保護家園。今天「80後」反高鐵撥款,也是為了保護(別人的)家園,爭取社會公義。新世代的「怨言」,不一定出於「迷惘」。筆者不是「80後」,也不想把問題簡化為「世代矛盾」,然而導演作為戰後嬰兒潮一代,通過殖民地教育晉身社會精英階層,上述言論顯然是眷戀昔日成功經驗的舊調,強調以「獅子山下」精神逆境自強,順勢感慨一代不如一代。
12年前由張婉婷導演,羅啟銳編劇的《玻璃之城》(1998)趁著主權移交的時機,緬懷悼念殖民時代精英主義的沒落;《歲月神偷》歌頌草根之餘,仍未脫離精英階層的目光。影片在上環永利街戰前唐樓作實景拍攝,回首早已失落的社區鄰里關係,又借月餅會、街邊露天理髮店、天台小學、當舖、舊式戲院等,企圖重塑70年代的某些庶民生活面貌,並透過催人淚下的情節,叫人珍惜親情,再加入「一步難一步佳」和「做人總要信」等勵志箴言。表面上借懷舊手段憶苦思甜,仍不時流露精英意識,例如影片中的西式喪禮與西式墓園,就是與主角的草根生活徹底割裂的美學考慮。《玻璃之城》的港大生嚷著「We are the best」,《歲月神偷》的名校生就不斷在運動場上嚷著「We are the best of the best」。它在懷香港的舊,更是在懷英式貴族名校的舊。
繞過歷史
《歲月神偷》不是《新難兄難弟》(陳可辛導演,1993)那種挪用粵語片情節及角色的懷舊遊戲,也不像《老港正傳》(趙良駿導演,2007)那麼強調不同年份的符號堆砌,而是透過小孩的眼睛倒映創作者記憶中的那個香港。好處是避開了粗淺的歷史歸納,同時避開《玻璃之城》那種煞有介事與大歷史強行接軌(偏要在97年跑到倫敦撞車)的弊病;然而它也取巧地繞過歷史和政治。即使提到大哥女友的家人因「香港很亂」決定移民,卻對六七左派暴動後的人心浮動絕口不提。大哥赴京治病的時間應是文革期間,但京城的政治動盪亦遭消音。這是以小孩作為主要敘事者的便利,一方面減低故事的沉重與悲劇感,另方面也可以避談政事,把不太「和諧」的東西暗中偷走。即使劇中小孩偷了一面英國國旗披在身上,即使故事裡出現貪污的洋人警察,政治仍被電影的浪漫色彩厚厚蓋過。
儘管如此,片中兩兄弟的角色仍可分別解讀為「前九七」與「後九七」的象徵。大哥羅進一強調競爭(跑第一才算贏),以過人幹勁贏取上層社會(富家女)的注目,企圖透過殖民地教育,爭取階級向上流動的機會,可是大限臨頭急需換血,還得赴京就醫。(血癌難道是 SARS 的隱喻?)小弟羅進二就根據祖母指示,把喜愛的東西一一棄掉,拋入苦海,其中就包括了英國國旗(告別前宗主國的象徵相當明顯)。大哥猶如麥嘜,擁抱殖民地時代的優越感;小弟就有點像麥兜,但他不笨,懂得倒背英文字母,只是頑皮搗蛋而已。(麥太呢,當然是吳君如了。)兩兄弟一同在北京醫院眺望窗外目睹死亡,更可解讀為港人面對六四傷痕的震盪。創作者未必有意暗渡陳倉,觀眾自行作符號閱讀卻未嘗不可。
催淚濫情
假若撇開這些符號閱讀,影片中的純愛初戀、絕症橋段、突如其來的天災、父母輩的無私偉大,卻十足煽情肥皂劇。刻劃兩代間的矛盾與關愛,它遠遠不及《父子情》(方育平導演,1981)真摯深刻。儘管藉著大哥的初戀觸及階級分歧,然而最突顯貧富懸殊的一幕──大哥帶著他的紅劍魚到半山探望女友──卻未免刻意得笨拙。他既然是當年貴族名校的學生,身邊同學該有不少富家子弟,平日耳聞目睹,斷不會來到女友家才這麼吃驚。大哥最後倒地的一場,幾經轉折安排父母與女友輪流出現,又相繼走開,還要配上小孩眾聲合唱〈蘇格蘭藍鐘花〉,更是極盡催淚濫情之能事。
主要角色雖來自社會低下層(他們賣的是踩在腳下的皮鞋),但仍延續《玻璃之城》那份沉緬老好日子的情調(英文老歌、殖民地時代精英學府),著意經營感性浪漫,即使生活艱苦,貪污猖獗,甚至「死人塌樓」,調子依然輕盈得要命。影片曾一度易名《1969 太空漫遊》,導演解釋是由於故事發生在人類登月年代的緣故。飾演羅進二的小男孩愛把玻璃魚缸罩在頭上模仿太空人。影片裡的老香港歷史影像,就是在男孩透過魚缸玻璃觀看四周時出現,因此那些影像都是彎曲變形的。《歲月神偷》借「羅氏皮鞋」一家四口重現的香港,其實是一個隔著魚缸玻璃觀看的香港,是那樣不實在,徒具外表,彷彿觀眾頭上也給罩了個玻璃魚缸,看到的無疑是又一個虛幻的「玻璃之城」。
(原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2010年2月28日)
這是一篇非常好的影評。我剛發現我的一位朋友亦看了,他也十分欣賞,大家還討論了好一會。
WKC,謝謝你和朋友的欣賞。電影得獎之後,傳媒反應很熱烈,比當年王家衛奪康城最佳導演時更甚,可能現在香港真的很缺乏自信,於是得了小獎也大事鋪張,而很多評論其實都沒有針對作品本身,希望大家看了電影後可以有更多認真討論就好了。
十分欣賞版主在主流意見外還是如此心水清,因為人都有羊群心理喜歡趁虛熱鬧,一時的成功卻反而忘記了電影背後真正的話語和暗示。
看了《歲月神偷》,一貫羅啟銳作風,今次沒有如《玻璃之城》的政治重味(這次親情大過愛情),只是從一個平常家庭去看自身在現實社會的窘局,因此香港社會大事都只是用footage輕描談寫烘托帶過(但仍有很重的菁英主義味道),雖然深知道是導演的個人經歷和其家人的真人真事,我還是覺得寫大哥患癌是多麼煽情催淚,若繼續說一家人面對著其他生活問題,有時在生所要面對的問題比起死更難面對,這樣的處理應該可以發揮得更好。
它訴說了導演對童年往事的懷緬,表達只要有信心艱難日子總會過的意思,著眼在細微的日常鎖事卻又失了一條重心主線,可能會引起不少人的童年與回憶,但未至於觸動到我,不過,可以肯定這絕對是齣地道的港產片。有人說,或許,我們要咀嚼和消化的不是故事本身,反而是當中的真正的香港精神和破裂的倫理關係,但我必須承認,它還是不能夠太打動到我。我雖不願承認現時社運的形成是八十後的專利,也不認為解決了就業和置業問題就能平息所有問題,但或多或少,但在這兒(電影文本)上可能就是XX後與XX後的鴻溝和分野。
我絕對認同導演想要帶出「自強不息」的信念(鞋的拆字解釋挺有意思),他慨嘆時下青年的軟弱、不能捱苦和容易輕生,不過,社會狀態時而勢易,遊戲規則和經構結構都同步轉移,的確不可能同日而語。不是想爭辯或是護短什麼,每個時代的人也有他們要面對的事,不可事事以同一種方程式去拆解比以前社會更複雜的事。
飾演兩兄弟的李治延和鍾紹圖表現自然真摰,很喜歡吳君如飾物的典型母親角色(當下就覺得她很的語調和行為都極似麥太),女性在任何時候總是緊守在最堅忍不拔的位置上,任達華飾演的父親感覺太像《天水圍的夜與霧》,另外,很多重量級人物鮮有露面此片(如劉天蘭、許鞍華)。
此片絕不是主流電影,所以真的很難籌備資金,不要說十多年前難而拍成(當時港產片如日方中老闆根本不屑一顧此類小品劇本),時至今日都只是勉強辦成,慶幸它能夠完成是因為趕上了「文化保育」的潮流,否則,《歲月神偷》恐怕永遠只是一個不見天日的劇本而已。
这部电影还真没看过,有机会一定要瞅下。。。。。
hihi~!!! 這齣電影成為今年電影節劇目之一,你的文章亦轉載於一年一度的網上筆記連線
http://www.hkifflink.net/2010/03/16/4084/
thanks!!! :)
写得真好。尤其是关于香港历史和政治方面的,我是完全不知道当年的事,很多收获。
剛從英國回來渡復活節假, 今早特意進戲院看看這套影評意見兩極化的戲. 其實早在英國時透過網上新聞拜讀了閣下的影評, 那時的讀後感是閣下的個人意見有點偏激及過火, 在下實在不敢苟同. 看罷電影回來, 再翻看閣下的大作, 感覺如當日無異, 故借一角與閣下討論一下在下的另類觀點.
閣下多次批評此戲擁抱精英主義, 歌頌精英階層. 事實真是如此嗎? 不錯, 戲中表面上強調能夠入讀DBS就是精英, 在 “玻璃之城”中能入讀港大就擁有一切. 可是, 我覺得羅導演並非 “懷英式貴族名校的舊”, 而是懷緬 “機會主義”下的香港– 即只要有自信, 能把握機會便可以成功. 可是, 現今的香港, 機會真的唾手可得嗎?
退一萬步說, 精英主義有何不妥? 只要社會充滿多方向流動及平等機會, 維護個人及小數族裔(ethnic minority groups)的權益, 不欺壓及歧視異己, 那麼為什麼一定要無產, 一定要平庸? 老實說, 香港人不是一直以為自己是中國各省精英中的精英嗎?
此外, 閣下說將英國國旗拋下苦海代表與前宗主國告別. 如此演繹未免流於表面. 事實上, 填平苦海是一個到達彼岸的方法, 而所拋下的東西就代表個人喜愛如何填平這苦海的手段(means). 導演選擇了他自己認為可能達到彼岸的方法, 即是 (1)夜光杯 (暗示藝術文化); (2) 孫悟空 (暗示宗教信念或人生哲理); (3) 英國國旗 (暗示政治); (4) 金魚缸 (暗示科技). 可是, 閣下的詮釋, 潛意識地揭示了你太想與前宗主國告別, 要和她劃清界線了.
最終, 導演沒有令進二到達彼岸, 得以和進一見面, 但卻在過程中令自己變成了進一. 換句話說, 導演刻意叫李治廷扮演成長了的進二, 同樣就讀於DBS. 此舉暗示進二延續了進一未完的夢. 所以, 導演沒有用兩兄弟去代表什麼前九七/後九七符號. 因為, 對他來說, 九七在曲譜上只是一個休止符, 那曲譜本質上沒有變過. 所以導演期望演奏者 (例如80後)能前仆後繼, 一氣呵成地演奏下去.
“玻璃之城”在倫敦作九七倒數, 未必就代表導演是死命地擁抱前宗主國的腳. 而本片大唱英文歌, 蘇格蘭民謠, 英式葬禮 (其實正確地說是基督教葬禮)等等也未必是媚外情緒作祟. 你說導演是唯美主義, 也許是的, 但電影從來是夢工場, 如此這般那又有何不妥?
在英國生活了一段日子, 每天透過網絡留意香港的發展, 真是覺得百感交集, 感到香港從來沒有如此虛幻過.
我絕對不同意閣下對歲月神偷的詮釋, 但拼死也會維護閣下的言論自由.
Londoner,謝謝留言,回應如下。首先我不覺得自己的觀點「偏激」、「過火」及「另類」,把異己觀點輕易標籤,又動輒搬出伏爾泰名句,擺出一副拼死維護人家說話權利的姿態,並無助於理性討論。我尊重你有不同的意見,但一些基本事實需要釐清,我從來沒有「批評此戲擁抱精英主義,歌頌精英階層」,相反,我說的是它「歌頌草根之餘,仍未脫離精英階層的目光」,它想要歌頌的是刻苦耐勞的草根,表現出來卻是堆砌著韓劇一樣的庸俗情節,欠缺切實的社會關懷及批判,只是精英一代由上而下不著邊際的憶苦思甜而已。
你說的所謂「機會主義」,如果是指羅導在懷緬那個時代通過教育得到階級流動及出人頭地的機會,這方面我沒有異議。你問「精英主義有何不妥?」我要指出七十年代殖民時期的精英主義跟你口中「社會充滿多方向流動及平等機會,維護個人及小數族裔的權益,不欺壓及歧視異己」是兩碼子的事。而精英主義的反面不一定是「無產」和「平庸」,無產平庸一樣可以欺壓異己,這跟精英與否無關。而我其實從沒批評精英主義有何不妥,只說「《玻璃之城》趁著主權移交的時機,緬懷悼念殖民時代精英主義的沒落」,並指出創作者從「精英階層的目光」出發,結果把歌頌草根弄成感傷主義的催淚濫情。
你說「將英國國旗拋下苦海代表與前宗主國告別,如此演繹未免流於表面」,但你也似乎同意「英國國旗暗示政治」。我的解讀只是一種解讀,不一定是導演原意,也不一定皆大歡喜。正如你說「孫悟空暗示宗教信念或人生哲理」,我亦不會胡亂猜度你的潛意識。至於「導演沒有令進二到達彼岸」,要注意即使找來同一演員飾演長大了的進二,但電影表明他沒有精英哥哥那麼「叻」,哥哥口中的Double Rainbow,弟弟也看不見。這真的「暗示進二延續了進一未完的夢」嗎?導演真有「期望演奏者(例如80後)能前仆後繼」嗎?如果在「獅子山下」逆境自強的老調裡,在「做人總要信」的樣板中,新一代恐怕只能在權力階層的指揮棒下演奏指定的樂章吧。
我從來沒說電影「媚外」。當然,你說到「電影從來是夢工場,如此這般那又有何不妥?」觀眾要借唯美故事發發夢,我不反對,只是作為影評,除了告訴你電影值幾粒星,值幾滴眼淚,如果對電影的缺點視若無睹,這城市只會更虛幻,大家不如去吃河蟹好了。
“偏激,過火”是推測閣下在寫上述影評時的可能情緒反應,赤裸裸地映照在文字上的景象;而”另類”卻是指在下昨天撰寫的意見,而非批評閣下之影評乃另類作品,敬請閣下留意.況且閣下能在本地大報上發表文章,在下豈敢稱之為另類?
在下不才,非本地電影評論界精英;無名無姓異鄉客,實不敢亦不能挑戰權威.在下只是覺得,當人佔據了地盤,掌握了發言權後,真的可以憑個人的特定心意及認知,按自己的主觀意願去月旦時事.但偶爾聽到另類聲音,對評論主調稍微不同時便動輒攻伐.如此種種,豈不是現今香港社會可嘆的景況嗎?
在下昨天的評論,只是反映我卑微的看法,亦藉此讓閣下看到人總有盲點,縱使學富五車如閣下者,亦會有人膽敢不表認同. 下評論閣下之文章,而閣下反擊在下之盲點,來來回回之後,在中國人的社會裡,是否可以見到真理會越辯越明?
要說的昨天已說了。我在本地報章並無「佔據地盤」,亦非什麼「權威」,只是評論文章被編輯採納而已。可能你身在外地,不知道電影上映前本地傳媒一哄而起近乎鋪天蓋地的吹捧文字,鄙文只是想指出當時大眾的盲點,我不敢說自己沒有盲點,感謝各位指正。來「動輒攻伐」的人似乎是你,你當然可以不同意我的觀點,能理性討論就好了。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唄~~
楼主文章写的相当好,不敢瞎评论。在后工业时代也有精英意识想想本来就很奇怪吧。。
令我感兴趣的是陈生与londoner的”辩论”.本人还未看此电影,亦对HK文化不甚了解,所以对电影本身不敢妄加评论,只想对从二位文字中得到的感觉说点”题外话”.
是否拥抱”精英主义”,或许是见仁见智.导演本身属”精英阶层”,很难不有”精英主义”思想,但即便真的在”缅怀”逝去日子”(或者港英时代),又未尝不可,”狮子山下”若晚出生20年,还会如当年般激励现今的港人么?
人们历经苦难,才会更珍惜当下.而看不到未来,或将从过去寻找曾有的感觉吧?
2012/2017/2020或比’97更让人迷惘…
希望”37年”后,HK不要像大陆.
戶主 贏, Londoner 輸。
戶主不過以事論事,Londoner 卻表面謙虛實際虛偽,挑起辯論之後又不敢正面回應戶主的反擊,只敢空口講白話作無謂的口舌之爭,從其第二次回應可見他已不是在討論戶主的影評。
希望 Londoner 以後在批評別人的文章前先三思而後行。
路見不平的路人甲
我極同意你這篇影評的見解, 謝謝你解了我的心結–我忽略了思考影片相關的歷史背景.
不過我的「忽略」相信也是大部份人的「忽略」, 它之所以吸引人, 一來是影迷們餓了許久「港產片」, 雖然它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但大家都盡量「原諒」它吧 ^_^ 二來是這片的「通俗」和懷舊觸動了老一輩觀眾的心 (我在blog中也提到, 我看戲當天坐在我旁邊的老伯不時和他的老伴談論片中的舊時玩意和習俗)
近來我覺得欣賞事情的本質和制作人的動機也很重要. 像之前我看了張懸的音樂會, 我不算喜歡她的音樂, 但她的personality可愛得炫眼. 我是為看她而去的.
而我近來為榮念曾制作一本書, review了他由1997-2010的作品, 當中我有幾齣也看過, 看時完全不明白, 就算連場刊看了也不知他到底在實驗甚麼. 但當同一時間把那些成品連在一起時, 看到他不斷為中國戲曲、文化和藝術所作的嘗試和交流時, 就覺得很感動.
我相信太多的事情可以做得更好, 但我欣賞去實行的人. 看到你在Theo Angelopoulos 場刊裡的文章,真的很令我鼓舞. 我也要多加努力才行呢.
漏了一個點, 我很欣賞你指出「歌頌草根之餘,仍未脫離精英階層的目光」<== 這一點. 這令我記起我在電影節期間看《孔夫子》前, 張偉雄評說: 這部戲的構圖很美, 但未能擺脫當時的思想觀念」
要在時代裡突破重圍, 是那麼不容易呢.
E篇影評寫得好啊,重要嘅係導演的好多作品都帶住這樣的風格,戶主嘅看法唔算無謂的編造。
我當時睇到墓地果part,以為係佢女友希望佢葬響果度,所以幫咗下手。
但我個人覺得,整部電影,除咗任達華,其他演員仲有好大嘅發揮空間,顯得有點未夠火候。
事实上本人觉得这部电影仅需从艺术角度欣赏亦可·
至少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大哥赴京治病的時間應是文革期間,但京城的政治動盪亦遭消音。”兄弟俩透过窗户看到的(我认为)是文革中被打的头破血流的“牛鬼蛇神”,鲜血流在地上,又很快被雪覆盖住的桥段处理得非常好,虽然有点cliche,但“小朋友”喜爱的影片有这一点反思够了。
实际上,我觉得这篇影评写得特别大陆范儿。好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我们这边文艺评论的不足。就是在一种意识形态下的人,特别爱带着这种意识形态的眼光审视自己这边的文艺作品。大陆70年代末开放后,城市年轻人经常自发地聚在一起听某某从海外带回的英文歌磁带,如获至宝,他们哪知道什么精英意识,殖民意识?只是因为大家都喜欢美的东西。那时没有任何宣传,这种对美的选择是天生的,难道天生的趣味不值得被尊重吗,太上纲上线,反倒蒙蔽了自己感受真实的情感。
不过这篇影评大部分地方写得很精彩。
謝謝大家留言討論。
回應chang的留言,北京就醫那一幕,正是影片採用小孩作為主要敘事者的便利,因此那個北京醫院並不寫實,沒有標語口號,也毋須看見毛澤東畫像,那名死者可以是被打死的「牛鬼蛇神」,也可以不是,如果創作者是出於唯美浪漫的「藝術考慮」而點到即止,倒也還好,只怕是為了全國公映作出妥協,缺乏面對歷史的勇氣,這才是我的憂慮。
我寫這篇評論並非從意識形態出發,電影創作者抱持精英意識、中產情調、沉緬老好日子,對我來說都沒有問題(如果精英意識是對審美水平和作品素質的追求,我更加不會反對),不過精英一代由上而下不著邊際的憶苦思甜,抽離社會現實,過猶不及堆砌煽情,卻是問題所在。也許它真能感動不少觀眾,讓大家看得淚眼矇矓,可是我也必須指出,它的感動是頗為廉價的。
感谢评论人的回复。我有点较真,不好意思啊,判断那个人是“牛鬼蛇神”因为他穿着扣子系到领口的蓝色中山装哪。
另外,我觉得是“精英”这个词狭隘了您的观念,咱们国家贡献给世界的第五大发明就是“科举制度”,古时候的秀才,进士,状元,那都是不同程度的精英咯。与科举制度同时代的欧洲贵族制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几乎是没有道路可以超越的,但是“科举制度”提供了一种民主的可能性(尽管它也是智力上的阶级化的)。如此千百年下来,盼望孩子考个好学校,成了为人父母最为根深蒂固的观念。
至于好学校是谁办的,怎么来的,是历史决定的。重要的是它好到足以承载草根父母对子女的殷殷期望。片中的父亲是很讨厌英语的,但他知道要是家族的命运不再在儿子身上延续,他必须上最好的学校。
不知道那时候香港最好的学校是否就这间精英男校?亦或有精英男校不用学英文而导演没有去理会的。要是在北京,那就是四中了。但要是讲四中男生(60年代的学生很多都是革命元老的子弟,现在担负着重要的国责的人,他们的故事拍出电影来会相当感人和精彩)的故事,就没有机会引发后殖民主义的争论来。但,由于不可改变的历史原因,当时香港最好的学校恰恰是英国的殖民带来的,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我一般是用两种态度看城市故事片和艺术电影的。就城市故事片而言,一个草根家庭,然后孩子又不好好学习,又不漂亮,我都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但艺术电影就另当别论,比如《盲井》那样的。
我不理解后一句的,什么叫廉价的感动?什么叫高贵的感动?不要低估观众的情商,真情怎能用廉价和高贵区分?这样的分别心哪。。。我不批评你,否则我也落入俗套了。
算了,我不和你argue了,毫无意义,主要问题是您一直在用艺术片的文化价值判断,评论一部商业电影。
您的逻辑在你的价值观范围内很严谨,也很敬佩你的精神——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反思和批判意识,比处处维护自身的环境和立场好太多。大陆也有很多这样的评论人,以致令我有些矛盾或者说厌倦,尤其是意识形态上的,有时候会形成文化发展的阻滞力。
这里我们姑且议论以得到公映为基本标准的电影,我不喜欢它的片名《岁月神偷》,以为又是那种打打杀杀的香港电影,以致很长时间都没有去关注。去年看《十月围城》,觉得香港电影人真的不善于驾驭宏大叙事题材,但是细腻的,捕捉真实情感的文艺片,却是你们拍的非常好的。我觉得电影人能学会因地制宜地做自己了解的事情就很好了。以前,双边都不是很能做到。现在有些电影人已经在这样做了。
即便大陆的电影,那些被禁止的,小众的,表现同性恋题材的,从头苦到尾的,你知道哪些又不是冲着欧洲评委的口味而专门制作的?他们聊天,真的有这样的事儿啊,放弃票房,以在欧洲得奖为己任,以换得更为宽阔的未来,当然这也不是全部是局部。但我就会审美疲劳啊。
儿童片单元怎么了?怎么就他们说了算了?也就是说,你对这部影片的要求,其实都没有脱离您的文化精英的价值观。草根,早就看得涕泪横流了呀。
香港电影我看得很不全,尤其是小众的艺术电影,也不太有机会看到,这里乱谈一气,见谅见谅。
chang,谢谢你认真的留言,也很高兴可以在这里跟你交换看法。
我没有看轻儿童片单元的得奖电影(我刚看了一部叫 Mary and Max 的动画片,获去年柏林影展儿童片单元特别推荐奖,就非常不错),只是对香港媒体的反应感到纳闷,他们因为《岁月神偷》在外国得奖便排山倒海吹捧的时候,其实大部分人还没有看过片子,他们也不纯粹把它当是一部娱乐商业电影来评说,而是立即拉到文化层面去歌颂。作为当时少数率先看到这部电影的人,我觉得有责任指出它的缺点。
感谢你让我了解到大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一些看法。我不敢说自己的看法没有受限于个人口味和价值观(至于是否文化精英的价值观却可以商榷),那一句「廉价感动」也许尖锐,我只想指出它的矫情(正如我认为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矫情到不行,却也有不少人觉得它感人肺腑),我不敢低估观众的情商,而是我对过犹不及的煽情手段特别敏感罢了。
哈,明白,我们都不愿意从属于轻率的大多数。
至于文化精英主义,就是某种欧化的价值观吧——艺术要追求深刻的,富有哲理的,批判现实的,这就涉及到“艺术的功用”,我近来偏向于回到原点,就是学会欣赏不追求功用的艺术(这里已经和我们讨论的影片无关了),艺术即使美,甚至连美都无所谓,事实上,那也很好。
夏安。祝你写出更多好看的文章。
廉价的感动是有的. 和菜头在其的影评中就批评了高潮部分就是用同态复仇的卖点来打动观众, 没有更多的内涵
从豆瓣看到这篇影评的链接。建议楼主移步去看看此影评在不同的人眼中如何被解读得大相径庭。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971477/?start=0
引用此文链接的那位老乡,根据此文作出另一种不同意味的政治解读。那种调子让人像吃了苍蝇一样不舒服。
我们同说粤语,只因城市不同,境遇不同,对《岁月神偷》这部影片也只有同声同气的亲切、恰当的电影语言营造的亲情感动;太多的HK本土细节情境,不甚明了,不易理解,能够体会的是人类共有的亲情、儿时的无忧无虑,能够忆起的是亲戚们走难回穗探亲团聚的快乐、父辈们谈及旧时的艰难、拼搏与知足常乐。
人们总习惯从自身的经历或间接经验出发去理解外界的人和事,超出那个范畴,即使了解也变得困难。相互沟通,总有难以逾越的樊篱。
不知道楼主是否知道,广州有政协委员提出“广州台改成普通话”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10/2010-07-07/2/49997.shtml , http://www.s1979.com/a/news/sz/2010/0706/48973.shtml 。 还有Asian Games宣传口号竟有“讲普通话,做文明人” http://tieba.baidu.com/f?kz=746044062 。之前曾有学校不许在校内说粤语,广州本地论坛上也常有人对粤语大加贬斥。广州人连维护自己的母语都不容易。令我们痛心的是,某些传统广府特色,也只能在香港澳门才能觅回一二。
我们很希望HK能够保有其特色,因为这是大家共同的希望所在。
如果香港学校也被禁止说粤语,如果在香港说粤语也被人指责,如果有人提议“香港电台、电视台的综合频道和主要频道的主要时段要说普通话,是不是让人感觉很荒谬,是不是会引来大规模的抗议?但在同说粤语的广州,就有人敢借Asian Games来这样做。
I wanna be free,即使时移世易,这个梦想不会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语言、文化,我们的根。
受推普禁粤的脑残提案打击,说得很乱,sorry。望楼主海涵。
谢谢从豆瓣来的朋友留言。我的观点在文章中已说得很明白,其他人再把它解读成别的东西,恕我就不回应了。
太师绝灭的影评,发表得比我早(虽然我可能写得比她/他早),里面有些分析不错,也有我不尽同意的(例如我不认为《岁月神偷》是唱给旧时东主的挽歌)。
其实对于内地观众喜欢《岁月神偷》,我是完全理解的。至少它比起那些贩卖大场面的古装巨制,更贴近生活一些,也会因为它的语言而给它加分。但我作为香港观众,却更加注意到它的不足和值得批评的地方。
愿大家都为各自的自由努力。
留名再看
謝謝你如此清晰且深入的影評。
原本看了這部戲後並沒有過大的情緒。
看完了這篇影評后,覺得原來電影中的故事
是如此的深刻與精彩。
以前喜欢看一些时事评论,觉得写评论的人想得东西总会多一点,全一点,深刻一点,后来看多了后就总结出了一些特点,这种评论要么很肤浅——把普通人一看到这件事情都会有那么一想的感觉复述一下,比如:美国攻打伊拉克,就会扯出美国要石油,然后把美国批评一番;要么也有一定的深度,但很官方化,比如还是先前的例子,可能还会加上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还应该怎么怎么样的类教条。因为这种时评,很少不让人看了标题不会想出结尾的。或者是这种文章太敏感了,再高的见解也因不敢越雷池一步,沦为泛泛之辈。
后来就看影评,其中不少是豆瓣的,觉得里面的高手真的是即兴而起,毫无禁忌,更重要是的很多观点独到,让人耳目一新,大快朵颐。而楼主的这篇文章,则更是让我叹服。
叹服的并非楼主的观点,当然,楼主的观点也很有高度(这是我回复的其中一个动力),但我叹服之处是楼主这种写文章的手法:分析得丝丝入扣,井井有条;例子更是举得颇为妥当、应景。
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我的文章总是写不好(高考语文432,总分810,因此进了一堆二流学校中的二流学校),平时经常有很精辟的观点,却也经常难被认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我想是我不会讲故事,举例子。因为再严密的逻辑,再正确的道理,再深邃的见解,在一个好的故事到来之前,对于听者都是苍白无力的说教而已。好比《圣经》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印刷最多的书本,并不是里面的道理多么的发人深省,而是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之所以发这么一篇不着边际的评论,仅表对楼主文章的赞赏,BTW,也为自己的再一次死得瞑目做个印记。
歲月神偷是偷了我們的童真。很多在這電影出現的東西己經消失了、沒有人在收音機再聽得到六十年代的民歌、亦好少人會等到十六歲才有初吻。雖然所有消失的東西不一定是好、例如貪污的警察、但是回憶始終是美好的。這電影吸引我的就是那些我親身經歷過的東西:例如養熱帶魚、養龜仔、小心那些「同胞勿近」的物體、考升中試和美國人登陸月球、以及老師常常提及的九七年。而且片內談及的拔萃男書院亦與我有關。雖然我冇講過、但係我同班同姓之同學考到、然且聽我老師講、依我升中試成謮是很有機會入到、可惜我沒有選這校、因為我估不到我會可以有資格入….
諗呀諗呀、幾實「歲月神偷」並沒有咁簡單。片中打風其實好可能代表六七暴動、而片中嘅Desmond好可能係被人殺害嘅「大丈夫」林彬。Desmond死於香港、而不是北京、可能是暗示北京冇下令要除佢。係香港左派人士所為。同時佢死個陣吐大量血、紅色是象徵係林彬俾佢所憎悢嘅左仔害死。如果我分析得啱、有好人亦會了解套電影嘅真正意義、所以搵唔到人投資拍、因為驚得罪咗共產黨。
美國佬,我估導演看到你這樣解,也一樣會吐大量血,因為他就是要避開政治嘛。打風可以象徵任何社會風浪,但你話大哥係林彬,就非常天馬行空,已經接近惡搞了。
影評人根本不了解故事的真實性, 只是胡亂猜測, 强作解人而巳.
呢部片簡直係DB仔嘅精神自瀆, 可能對名校仔好真實, 但實情假到飛起!
不错的影评,当初看这电影并没什么感触,感觉略假的煽情没什么意思,完全没达到媒体夸奖般的期望。但是看了阁下的影评,才觉得此片内有深意,可能是导演有意为之,也可能是他内心感受的流露,但是总的正如阁下所说,此片处处有对精英阶层的媚俗,脱离了真实社会背景一味煽情,麻痹观众,奴化宣传,缺少阶级斗争,对观众的危害大于教育
我生在1958年,我童年的種種都一一的在電影裡出現。我也是在獅子山下長大的,我哥哥讀中學時我讀小學。那時候,大哥哥大姐姐們,只要有上中學的,都有英文名字,都互相用英文名字或用中文的英文拼音作為英文名來稱呼…。我的童年糟遇,就如電影裡的情節,一個溫婉美麗的大姐姐,年少的時候就病逝,如今我還記得每次在巷子遇見她時,她用笑跟我打招呼時的樣子,她長得很清麗,大哥哥們都喜歡她,只是她體弱多病,不與男孩子拍拖,所以我不覺得Desmond病逝的情節煽情。童年時,我的堂姐是在山頂打住家工的,常聽大姐說是頭家好漂亮,有一次她帶我去過山頂大宅,有大花園,有鋼琴,水晶杯,連卡佛的紙袋…廁所裡的白色蘭花,真驚訝是頭家如此華麗。而我住的巷子裡有外省人信天主教,所以也有天主教的葬禮。看這片的心情,我是用懷念過去的美好,童年的一切難苦,不覺是一種苦,因為我們那一代,每個人都是如此長大,都相信苦盡甘來。不過,在成長的過程裡殖民主義的階級觀念,是一種矛盾的奮鬥歷程,一方面要力爭上游脫離貧窮,讀名校上大學找一份好工作過安定的生活,同時學好英文用來保護香港,不怕跟英國人理論…。
而歲月神偷當然就是偷了歲月,
那純真樸實的美好同時又難苦的歲月。
我只是分享我童年的一些經歷,
不是要挑起筆戰,
也不是在作影評,
因為這些情節就是我的童年的經歷。
還有一些想分享的,
說到回鄉下看病,
小時候,也有聽說一遠親得了白血病,
西醫說沒得醫,就返鄉下看中醫,
我想電影也是說當時一些現象,
電影紀錄一些生活細節,
對生命脆弱無常的紀錄或對生命無常的看法。
當所有生命歷程都一下子全部放在電影情節裡,
就覺得不真實,因為這個人生故事太複雜了,
只用2小時來經歷編劇的個人生命故事,
而在真實的人生裡,我用27年走過這些歲月,
之後在異國生活,如今人已過半百,午夜回憶,
對於這些已消逝的歲月,是悟是省,但,沒有悔過。
因為我已追尋過,得過也失落過,
人生的美好與困苦。
God Blessing!
分享:〈歲月偷走的價值〉
「引用梁文道在星期日《蘋果日報》的專欄中指出,香港的「獅子山下」精神,只是一群有話語權的人(包括學者如呂大樂,電影導演如張婉婷,以至有眾高官精英如梁錦松和一眾傳媒大哥大姐)建構出來的神話。香港的精神,從來都不是肯搏肯捱的總有出頭天。」
http://blog.mingpao.com/cfm/content.cfm?OwnerID=1&CategoryID=16&TopicID=10042
好激动看到这篇影评,激动得大半夜的跑来留言。楼主的视角正是这个疯狂炒作、大打 温情牌的时代所需要的。冷静的、跳出集体狂欢之外的、独立思考人的视角。看的出来,楼主的冷峻和对电影中肯的批评刺伤了很多人的心,因为一般人会只看电影打的温情牌。敢站出来说,“温情只是导演手里的一副牌,让我们拨开温情脉脉的面纱,看看外面更广阔的历史政治的画卷,”在这个懦弱的时代,是需要勇气的,也一定会遭到无数“好人”的道德谴责。
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感觉相当的分裂。在为电影里贫民生活的泪与笑所牵动的同时,又为电影过度浪漫化底层人的贫苦感到不安和失望。电影里那一大段描写家庭邻里如何和睦融洽的情节,我无论如何都入不了戏,怎么看都感觉像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温情小品。一直到那个英国巡警的出现,才让这部电影有了点人气儿。整个电影的tone,至少在前半段,是非常虚幻的,包括整个布景,都像是上了柔光的照片,只有一个字:假。
虽然,对比近年来阳痿到不行的大陆电影,《岁月神偷》算是对观众交代得过去的一部片子,至少不是只靠砸钱、电脑特技、白痴情节、和宣传造势。但老实说,这种片子隐蔽的危害性更大。
我非常同意梁文道说的,“香港精神,。。。不是肯搏肯捱的總有出頭天。”我在《笼民》中看到的香港精神,我在黄家驹这样的音乐人身上看到的香港精神,才是我心目中的香港精神。
picnic 你好,謝謝你留言。同意你說「溫情只是導演手裡的一副牌」,近期看到許鞍華的《桃姐》,真是高下立見,《桃姐》當中也有溫情也有懷舊,卻不用便宜的濫情,甚至在可以煽情的地方故意把鏡頭移開,雖然影片不無缺點,但導演的態度令我敬佩。
那種「肯搏肯捱的總有出頭天」的所謂「香港精神」,其實只是一群中年人在香港經歷衰退時用以自我鼓舞/自我肯定的說法,以他們自己曾經成功的經驗,放大成所謂「香港精神」,卻忽視了社會環境已全然改變,忽視了「成功」其實還可以更廣闊的定義。
這部電影可以拍得更煽情,但也還好沒有,
草根到精英,也不是絕對沒有流動的機會,
說出想說的故事,挑動可以煽動的情感,鼓勵相合的知音,再自然也不過。
溫情不只是導演手裡的一副牌,也是夜闌人靜時,看戲人想尋找的慰藉。
成功的定義本來就是無常而難完美。
從[有情]到[覺而有情]的路是多元的,
「香港精神」在不同時空下也是多樣的。
有誰一天24小時抱持單一信念在活?
又有誰一天24小時抱持著廣闊無邊的信念?
但能開開眼界都是有益身心好事。
豆瓣看过来的。
作者好文采。但有些分析有点点过。。。仅仅个人意见哈,请忽视。
电影十分感人。但感动之余,也多少了解了当时香港的黑暗。有钱人纷纷出逃、贪污横行、医院里的潜规则等等。。。除了护士的过分行为外,其他的事都好像是眼下大陆的投影。但既然香港能有如此发达的今天,就多少表明大陆的明天也是有希望的。寄希望于祖国,望国家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