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狀》的冷箭與冷槍

《投名狀》的冷箭與冷槍

看陳可辛的《投名狀》,印象最深的,不是血肉橫飛的戰爭場面,也不是那些宏偉的貞節牌坊,更不是那些頗為煽情的配樂,而是最後笑裡藏刀的政治鬥爭。

同樣以刺馬案為藍本,張徹的《刺馬》把焦點放於兄弟反目,《投名狀》則把焦點放於亂世。刺馬案源於清末四大奇案,民間流傳的版本是進士馬新貽與盜匪黃縱、張汶祥結拜為兄弟,後因平亂有功,馬新貽升任兩江總督,卻由於個人仕途以及勾搭義嫂,設計把黃縱殺了,張汶祥得知此事,為了報仇,於是行刺馬新貽。張徹的《刺馬》就採納此民間版本,以拳腳功夫為主,並以狄龍、陳觀泰、姜大偉分別飾演馬新貽、黃縱、張汶祥。這個版本的馬新貽在認識結拜兄弟時已表現野心,明言「大丈夫當求封疆掠土,光宗耀祖」,而他殺黃縱的理由就是「阻我去路的東西,我都要踢開」。

陳可辛把刺馬案改編成《投名狀》,把歷史背景略作改動,把人名都改了,馬、黃、張三人變成了龐青雲(李連杰飾)、趙二虎(劉德華飾)和姜午陽(金城武飾)。《刺馬》是以張汶祥的供詞作倒敘,《投名狀》則以姜午陽的內心獨白開始。龐青雲帶著趙二虎和姜午陽效力清廷,不是為了光宗耀祖,他說「那天從死人堆裡爬出來,他已經死了」,攻打太平天國,先是為了求生,然後是為了拯救百姓的理想。他說過不相信「投名狀」,結拜只是出於功利考慮。他要殺趙二虎,亦不只是為了個人利益,而是牽涉到官場鬥爭。他最後被刺,也不再純粹是個人恩怨,而是徹頭徹尾的政治暗殺。

《刺馬》的米蘭(井莉飾)搭上馬新貽,一來是嫌丈夫黃縱粗魯,馬新貽卻風度翩翩;二來也是由於黃縱升官發財後終日花天酒地。《投名狀》的蓮生(徐靜蕾飾)則比較複雜,她七歲時就被賣去做「揚州瘦馬」,學習琴棋書畫,準備給有錢人做妾,卻被趙二虎強行救出。她留在山寨,是為了生存,試過逃走,但還是跑回去。龐青雲自然比趙二虎更接近她原本成長的社會階層。好不容易等到好日子了,因此她臨死前仍嚷著「不要殺我,我明年還要掛紅紗簾」。《刺馬》的米蘭是悲劇的生還者,丈夫與情人都遇害之後,只有遠遠站在房子裡,目睹張汶祥被凌遲處死。而《投名狀》裡處於亂世的蓮生,除了是趙二虎之妻與龐青雲的情人,也許還是姜午陽暗戀的姊姊,是姜午陽送她保平安的十字架,也是他親手把她殺死。即使戰爭已過,但世道如此,她仍不能倖免於難。

引用影評人朗天的說法,《投名狀》其實是《水滸》的變奏。「投名狀」的典故固然出自《水滸》,連山字營最初也是 108 人,逼上梁山落草為寇最後被朝廷招安,龐青雲的下場就是宋江的下場。龐青雲當上高官,成功上位,在官場裡卻如履薄冰,理想始終落空。由顧寶明飾演的朝廷大官,一直滿臉堆笑,忽然大喝一句「你們山字營姓趙啊」,已把身經百戰的龐青雲震懾了。龐青雲與趙二虎最後不是死於沙場,而是死於官場的黑暗中,影片一下子就把刺馬案提升為一則政治寓言。在時代的陰霾下,他們再彪悍,也敵不過朝廷的詭詐,敵不過統治者的冷箭與冷槍,一切一切,都盡在權力中央的操控之中。

(原刊於《潮人 Mobi》第5期,2008年2月)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